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尽管生活中有各种意外在发生,可日子照旧得过下去。次日,我依然准点开车去售楼处上班。出门就遭遇狂堵。
在北京城开车那叫一个郁闷,“车多"、"风大"已共同成为北京两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北京二环的塞车长龙在整个中国都算得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而这种奇观每天都能出现。我常常是一脚刹车一脚油门,毫不夸张地说成天就练起步刹车了,搞得我就想骂人。开上一年车,再好的脾气都顶不住,国骂张口就来。环路上经常看到因车距太近而造成的刮蹭、追尾或溜车等小事故。
北京很大,环线都修了六个以上,对于一个并不富裕但已经安家的人来说,没有车绝对是个噩梦。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未买房之前先成为了车主,这并非欲望,而是无奈。我那帮损友都是刚毕业就找父母要钱,几乎人手一辆车,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生活已经率先进入小康时代,有车不代表幸福,没准儿有车一族还不如郊区农村人的幸福感强呢。
有时,我那些从外地来北京买房的客户,谈到北京的交通状况都是意见很大。他们都有强烈的同感,那就是现在北京的交通状况太糟糕了。关于这点,我想那些整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的哥们"更苦不堪言,更有发言权。唉,谁叫咱北京私家车的拥有量以多出第二名近40万辆的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呢?!2006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北京市上半年销售机动车32.8万辆,平均每天就卖出1000辆车!
其实,在记忆中,1994年北京的马路上根本没什么车,连面包车都少有,那时我坐地铁去上学,车厢里时常空空如也,也很少见到什么外地人。而后来的几年,外地人疯狂入京,买房买车,关键的是,外地来京的大部分还都是社会精英,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这一下又直接拉动了房价的提升。北京本地那些月入2千的"夹心层"的老百姓则只好苦等经济适用房指标,或者退而求其次大量地去郊外买房了。
比如大黄这样的人,买不起房,就只好跟父母爷爷奶奶挤在一起住,尽管生活多有不便,却因经济上捉襟见肘,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我做了销售主管以后,多次提出搬出去单过,我的年薪拿来付首期款没问题。但大黄和我不一样,他喜欢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他说可以照顾一下老人。有时他也抢着做家务,下厨做菜,手艺还凑合。尽管他也很讲究吃的,但并不追求原料的新、奇、贵。什么一蛇三吃,什么龙虎斗,统统没有,只有黄瓜茄子西红柿。我那帮损友笑话他成了"家庭妇男",他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跟大家掰扯半天,说什么厨房可下,一般都是只做饭不洗碗,“做饭是手艺,洗碗是体力,咱爷们儿丢不起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