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初的计划是,中太平洋的进攻从攻占马绍尔群岛开始。请使用访问本站。但是,汉京和菲律宾负责拟制作战计划的一些参谋人员,从战略和后勤支援方面越仔细考虑,越觉得这个计划不够妥当。
如同中太平洋的其他许多岛屿群一样,马绍尔群岛也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每个比较平坦的珊瑚岛都处于暗礁环抱之中,暗礁的内侧形成一个礁湖。马绍尔群岛约有35个环礁组成,其中多数环礁都可由一个或数个小岛修建成机场。
吉尔伯特群岛、东加罗林群岛和威克岛都位于马绍尔群岛盟军岸基航空兵的战斗活动半径之内。马绍尔群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日本托管,1935年以来,此地一直不准外国人进入。
在对外封锁的这段时间,日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把这些岛屿建成一些坚固的要塞。
至于前段时间进攻马绍尔群岛,其实只是一场戏,为的就是吸引盟军舰队的注意力,迫于澳大利亚战场,中华并没有大张旗鼓的真正去进攻马绍尔群岛。目前,马绍尔群岛,其实还在盟军手里。
参加拟制作战计划的人员,依据可用的一切情报,越研究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太平洋部队既缺少必要的兵力,不宜于在敌人舰队主力依存下去攻占马绍尔群岛。
当然,中华在太平洋战场能够使用的地面部队,有一大部分部署在各基地担任防御任务,有一部分派去参加阿留申方面的作战。还有一部分正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对最后的盟军岛屿发动攻势。
中华攻击舰队的实力虽然已逐渐加强,但其兵力离计划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另外,谁也不知道在星罗棋布的盟军要地附近,应该怎样使用航空母舰部队去对付敌方数量众多岸基航空兵。地中海中的岛屿,号称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但是在中太平洋上,有更多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因此,汉京的参谋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进攻马绍尔群岛应该象对之前拉包尔发动的进攻那样,采取逐步接近的方式。使中华的岸基航空兵能够进行充分的空中侦察。并与航空母舰上的飞机相辅相成,协同作战。
马绍尔群岛同拉包尔的情况一样,也有一条借助于岛屿可以逐步接近的路线。如同俾斯麦群岛一样,马绍尔群岛也位于所在岛链的西北端。这个岛链的东南端是英美共管的萨摩亚群岛。在岛链的中间。曾经有英属的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图瓦卢群岛。
占领萨摩亚群岛后,中华在萨摩亚群岛和坎顿环礁建有航空基地。坎顿环礁位于萨摩亚群岛以北,吉尔伯特群岛以东。与这两个群岛的距离均约为800海里。
马绍尔吉尔伯特萨摩亚岛链与所罗门群岛大致平行,这个岛链早就引起了盟军的注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立即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并在马金环礁修建了水上机场,把这个群岛变为对东南太平洋进行侦察的一个基地。
另一方面,为了阻止盟军从吉尔伯特群岛进犯,中华部队从萨摩亚出发沿岛链北上,进至邻近的埃利斯群岛,在离塔拉瓦环礁700海里的富纳富提修建了一个停泊场和一个轰炸机基地。
这场会议之后,钱四海接到准备从中太平洋进攻的指示。便在富纳富提环礁重新开始施工。
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工兵营进占埃利斯群岛北部的努库费陶和纳诺梅阿两个群岛,并在那里为轰炸机开始修建简易机场。
一个航空工程营登上吉尔伯特群岛以东480海里的贝克环礁,并在那里修建了一个战斗机机场,以便与坎顿环礁的机场实施协同作战。
新组建的第一支后勤供应舰编队首先进驻富纳富提停泊场。岸基航空部队,分别部署在富纳富提、努库费陶、纳诺梅阿、坎顿和贝克等地。这支航空部队的主力,是陆军第七航空团的90架巨灵神重型轰炸机,拟从埃利斯群岛对敌进行空袭。这时,驻防新西兰的海军陆战第2师和驻防所罗门群岛的步兵第27师以及丛林集团军一个步兵师,正在进行最后登陆作战演练,准备随时投入进攻吉尔伯特的战斗。
在太平洋战场深处,旷世海战打响的时候,这场登陆战也同时进行。
11月13日,攻击舰队一个以3艘轻型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航空母舰特混大队袭击了南鸟岛,使盟军军事设施逃到严重破坏,多架盟军轰炸机被击毁。
另一个以3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协同驻坎顿环礁和富纳富提的陆军第7航空团,空袭了吉尔伯特群岛。这次空袭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塔拉瓦环礁和马金环礁上盟军飞机的战斗力,以减轻盟军战机对埃利斯群岛的中华航空基地的压力。这次行动取得的成果比预期的要大。
此后,盟军仅在马金环礁上留下4架侦察用的水上飞机,其余飞机立即从塔拉瓦环礁全部撤走。另一重要情况是使盟军守岛部队消耗了大量弹药,这些弹药是难以再补充的。同时,还对塔拉瓦和马金两环礁拍摄了非常理想的照片。
3天后,由6艘航空母舰编成的一支强大的航空母舰部队对威克岛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摧毁了岛上的全部飞机。
航空母舰的兵力已经大大增强,所以这时已不再派遣单艘航空母舰与其它舰只编队出海作战。数艘航空母舰同在一个警戒幕内行动,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要牺牲一些灵活性的。不过,因为可以集中使用战斗机加强空中掩护,以及集中使用高炮与之配合。这个不足之处是完全可以弥补的。
11月下旬,日美联合接到马绍尔群岛的紧急告急,但此时的日美联合舰队已无力派遣大型舰艇支援马绍尔群岛。
日美联合舰队主力伤亡过半,这让攻击舰队活动起来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猛烈的猛烈的攻势,进一步展开。
中华攻击舰队的进攻目标是马金环礁、塔拉瓦环礁和阿贝马马环礁。用以进攻马金环礁的是从菲律宾出发的北部突击部队,其兵力是陆战队第三师的一个团战斗队。两栖作战部队的其余舰船,搭载陆战第二师,组成南部突击部队,从新西兰的惠灵顿出发,开往新赫布里底进行登陆预演。尔后驶往塔拉瓦环礁。
在登陆输送队向登陆地域航渡时。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的4个特混大队全都及时出动,以便进行支援和掩护。其中,有两个特混大队从菲律宾出发,另有两个特混大队完成对澳大利亚南部沿海的空袭任务后。从南太洋赶赴战场。
在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对吉尔伯特群岛及其附近的盟军要地进行空袭时。北部和南部的两支突击部队在海上会合。并以平行航向驶向马金和塔拉瓦,准备于1943年11月20日晨同时在两岛实施登陆。
登录作战指挥部虽然知道塔拉瓦环礁是盟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的防御重点,但是。他们对马金环礁的登陆作战都很重视。因为马金环礁是离马绍尔群岛最近的一个盟军基地,相距仅190海里,比塔拉瓦环礁近100海里。
马金环礁比较暴露,估计用一天时间就可攻下来,支援舰队很快就可撤回。
指挥部认为,马金环礁的主岛——布塔里塔里岛是一个设防较差,守军较少的小岛,决定派遣两个营的地面部队去进攻这个小岛。实际上,在布塔里塔里岛有日海军陆战队1284人,由一名海军中尉指挥,另有水上飞机地勤人员(飞机刚撤走不久)、盟军的工兵和朝鲜的劳工等,共计不超过1800人。
布塔里塔里岛的形状象一个铁锤。中华军队计划先在该岛突出部实施牵制性登陆,以便把盟军从它构筑在锤柄约三分之一处的主要设防地带吸引出来。2小时后,中华军队在盟军的主要设防地带进行第二次登陆,以便将盟军拦腰截断。
但总这一企图未能圆满实现,因为盟军基本上留在主要设防地带未动,准备伺机对登陆部队进行反击。中华舰炮火力支援和舰载机的航空火力支援都很得力,上陆战斗没有遇到多大抗击。
但是,地面部队刚一上岸,便迅速夺取胜利,也把支援的舰队解脱出来。
这是登陆战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快。一旦登陆战陷入困局,便对局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预定攻占的地域狭小,物资消耗不会超过补给能力的话,速战速决就会打乱敌人的阵势,使其次去坚决抵抗的机会。在这种情势下,对负隅顽抗的孤立之敌可围而不攻,留待后续部认歼灭之。
后世二战初期,美国就吃了这方面很大的苦头,没有登陆作战经验的美国陆战队士兵,已经上岸的部队,受到几名狙击兵或者一两挺机枪的阻击,就几个小时不能前进。夜间,偶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神经过敏,甚至开枪射击,放弃阵地。这从经验不足、训练不当的角度来看是不足为奇的。
两个小时后,中华军队占绝对优势的登陆兵才以死2人、伤52人的代价,占领了布塔里塔里岛。盟军除陆战队1人、工兵和劳工104人被俘外,其余全部被歼。在布塔里塔里的战斗中,中华军队与盟军的兵力对比是0。6:1。
盟军部置在中太平洋的飞机,由于这几个月来前去保卫澳大利亚,已经受到很大消耗。
因此,中华航空母舰足以保护吉尔伯特登陆部队的安全,使其不因空袭而受到任何损伤。
在实战过程中,没有一小队盟军战机飞临马金环礁上空,盟军虽对塔拉瓦进行两次小规模空袭,但未获得战果。
在最初6天中,盟军唯一的一次较大的空袭是。20日晚从马绍尔群岛起飞16架鱼雷轰炸机,袭击了当时位于塔拉瓦以西约30海里的航空母舰特混大队。这些鱼类轰炸机被击落11架。但有1架飞机投射鱼雷,击中一艘行动缓慢的补给舰。该舰有17人死亡、43人负伤。弹药舱、锅炉舱和后机舱进水,不得不驶往富纳富提抢修。
南部突击部队,以塔拉瓦环礁中唯一设防的贝堤奥岛为其主要进攻目标。贝提奥岛细而长,全长为2海里,是盟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的一个据点,也是当地的一个行政中心。
岛上约有12600名盟军海军队战队。此外,岛上还有1000名盟军的工程兵和1200名朝鲜劳工。其中有一部分工程兵受过军事训练,配有武器。因此。该岛盟军部队应估计为13000名。
中华军队的登陆部队是海军陆战第二师。约有16000人。这个师大多数人是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考验的勇士。
该师留一个团作预备队,以便根据需要去支援马金或塔拉瓦的登陆作战。其余两个团全部用于进攻塔拉瓦,由其中的3个营担任突击上陆任务,以另外3个营作为后续梯队。
各营的登陆兵均为900人左右。内此可见。登陆部队的兵力是不足的。突击上陆的兵力至少要比抗登陆的兵力多2倍。这已成为一条军事原则。
在这次登陆作战中。海军陆战队既需要在兵力方面超过敌人。也需要在支援兵力方面胜过敌人。
为从海上夺取贝提奥岛,对进攻的一方提出了一个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这个小岛的防御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守岛部队的质量和数量,还与该岛难以接近的天然条件有关。在这个小岛的四周。散布了一条宽宽的珊瑚礁。低潮时,海水刚好可以淹没这些珊瑚礁。
盟军使用水泥、珊瑚、钢筋和铁蒺藜等,在该岛四周的礁盘上构筑了障碍物,迫使登陆艇必须通过盟军岸炮控制的航道才能靠近该岛。
盟军还沿着**时的水线,在海滩上构筑了一道四米高的壁垒。这道壁垒是用椰子树圆木构筑的,极其坚固,只有使用重炮才能将其摧毁。在壁垒后面,构筑了许多火炮掩体。有些掩体是用椰子树圆木和砂袋构筑的,也有些掩体是钢筋水泥结构的,有堑壕与后方相通。工事里的火炮和机枪可从壁垒后面对登陆艇只射击,以控制航道。
此外,在壁垒上还设有射口,可对进至水际滩头的敌人进行射击。岸上配备有野炮、高炮和203毫米的岸炮。在岸滩防御工事的后面,特别是在机场附近,设有半地下掩体。
这些掩体是用角钢和椰子树圆木构筑起来的,在圆木和波纹铁板的上面,再覆盖两米厚的砂土,看上去很象爱斯基摩人的雪屋。在掩体之间,构筑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指挥所,其壁部和顶部厚两米。
盟军使这个海岛完全要塞化以后,守岛部队的日本方面指挥官柴崎惠次海军少将便夸口说,就是来100万人,用100年,也攻不下这个贝提奥岛。
要在这个设防坚固并有重兵把守的小岛实施登陆,当然不会不遭到抵抗,也不会仅仅受到一些轻微抵抗就轻易取胜。
中华军队本应首先占领该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以便配置火炮,支援上陆战斗。但因舰队必须从支援上陆战斗的任务中迅速解脱出来,而未能这样做。
因此,海军陆战队必须完全采取强攻的方式来夺取登陆场。这样一来,制定计划时,对登陆场的选择,必须予以周密的考虑。从飞机拍摄的照片中,看不出哪里是贝提奥岛的防御弱点。
然而,进攻者还可根据其他因素来选择登陆场。该岛的南海岸略呈凹形,盟军可以利用其抗登陆火炮,从翼侧进行射击。西海岸过于狭窄,突击上陆的第一梯队难以展开。
南海岸和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