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89年1月18日,南美汉国一年一度的大朝会上,李明远首先宣布筹备立宪和确立储君继承人顺序的事情,稍后,他又对事关本土发展的几件大事一一做出决议。
“本土百姓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每年新入籍的移民与本土百姓的矛盾也积累的越来越深。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新移民,在抵达本土之前,是穷苦家庭出身,他们身上没有钱财,还牵着政府、船帮、蛇头的外债,经过海岸港口审查,获准进入本土以后,为了还掉身上积压的债务,也为了过上有土地有粮食的生活,新移民们普遍进入码头苦力、三轮车夫、乡村小货郎等低门槛、低技术领域。
新旧百姓想点钱谋生,都不容易,先期安定下来的百姓们,担心新移民们抢了他们的饭碗,心生不满,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但是,透过新旧移民间的部分矛盾冲突,诸位也应该看到直指问题核心的本质事实。
新移民们为什么会比部分旧移民在低技术领域更具备竞争力?本土每年自然增长人口数量超过四十万,以各种方式进入本土的移民数量达到六十万,仅仅依靠新增人口,本土的人口总量便能实现快速增长,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跨越半个地球的距离,费劲心思从远东引进移民?”
李明远一次性抛出两个问题,目光看向角落里毫不起眼的何子渊,认真道:“临淑,你是如何认为的?”
获得临朝听政的机会,何子渊猜测到李明远可能会在朝廷上当众出题校考自己,因此在听到李明远的提问后,短暂的激动过后,便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有条不紊的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国民乃国家之根本,国民数量不足,国家发展受到限制,
遍观工业、军事、农业诸领域,皆需要大量青年劳动力补充输入,
虽然大部分的新移民目不识丁,无法从事技术水平工作,但是,单单农业和低端轻工业领域,每年六十余万的新增移民,便能够为国家总体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
“回答的不错。”
李明远出声肯定了何子渊的见解,补充道:“无论是从国家大义,还是实际需求方面考虑,未来二十年内,持续从远东地区获取移民输入的方针不会改变。
”
“陛下英明,帝国领土南北横跨万里,良田沃土无数,坚持移民输入政策对本土大有裨益,确是不能因为部分民众的反对而中止移民运输行动。”
“本土国民数量仅仅1700余万,与西方列强国家相比,远远不足,现在便讨论中止移民运输计划,实乃误国之言,臣恳请陛下严惩提出此决议者!”
皇帝明确表态支持继续坚持移民运输政策,下面的官员纷纷赞同道。
“新旧移民之争,本质上的原因是国民受教育水平偏低,一部分较早移居本土的百姓,或是错过了受教育年龄或是本身接受新事物能力程度较低,导致无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只能采取出卖体力的方式与新移民争取低微的劳动报酬,这种现象在移民运输行动持续进行期间,将一直存在,
第一代新移民可塑造程度低,即使接受了简单的扫盲教育,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也达不到进入核心工业部门的标准,所以,从最初执行移民运输行动的时候,中央朝廷(政府两字容易和谐,以朝廷取代)给第一代移民的定位便是农业和初级工业从事者,而不是中坚的重工业建设者。”
李明远停顿了一会,观察了一番宫殿内众人的反应,继续解释道:“建国前期,本土将长时间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没有每年迁移的移民投入到农牧业生产领域,没有人数占据总人口九成左右,在低技术领域辛勤劳动的第一代移民,本土也不可能在二十一年间,获得发展工业所需的起步资金。
工业、农业皆为国家根本,身无所长,只有一身劳动力的新移民和接受西洋教育的留学生们,同样是大汉帝国的国民,无论他们在经济领域做出的贡献如何,在法律和社会侧面上,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一点便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意义,也是身为古老华夏族群一员,理应为处于艰苦状态下的远东同胞,所做出的一点努力。
所以,将新旧移民间的矛盾冲突扩大化,完全没有必要,作为朝廷官员,诸位的责任是将鼓励生育的政策彻底落实下去,解决第一代移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积极的为国家繁衍、生养后代,然后,在新生代婴儿的基础上,从小学开始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教育,由二代本土化新生儿起,完成教育普及任务,进而将新一代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到符合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程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