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八个开放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以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接受式、记忆式为特征的自我封闭的方法,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在学习方式上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开放思想,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出个性化。
五、时空开放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学习的空间囿于校园和教室,视野仅限于几本课本。课程改革教学要把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校内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校内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外博物馆、展览馆、实践基地、工厂、农村、部队等都是教学资源,都可成为课堂。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六、评价开放
传统教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因此评价内容浓缩为考试成绩。现代教学评价不再单纯关注学业成绩,要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包括各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如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拔与甄别,而是要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学生获得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应被老师所关注、所发现、所赞赏。
七、过程开放
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只是一种假设与预想,真正的教学只有在课堂上才发生。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课堂上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产生矛盾与冲突,这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时刻准备接纳始料未及的各种变化,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八、结果开放
传统教学关注的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学生把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课也就结束了。现代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不必片面追求课堂的完整,要适当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寻找结论。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几十种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观点;一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设计出十几种不同的方案;一份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
改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具备了“开放性心理意识”才能有探索计划,才能创造出课程改革之花,结出课程改革之果。